重慶首個垃圾中轉站滲濾液一體化處理項目建成投用
日前,全市首個垃圾中轉站滲濾液一體化處理項目建成并試點投用,經(jīng)過處理后的垃圾滲濾液可直接排入下水道管網(wǎng),有效避免了二次污染。
根據(jù)公開數(shù)據(jù)顯示,目前我國垃圾處理中,衛(wèi)生填埋的比例約為75%。除了占用土地資源之外,垃圾填埋最主要的污染源莫過于垃圾滲濾液,由于內(nèi)含眾多高污染元素,并存在大量有毒物質,長久以來,對地表水、地下水及土壤均造成污染危害。
COD指的是“化學需氧量”,是衡量滲濾液污染的重要參考指標,一般每升垃圾滲濾液含有50000-100000毫克COD。而影響滲濾液和COD變化的因素很多,且不可控成分居多,單一的處理方法無法滿足垃圾滲濾液處理的要求。此次二郎垃圾中轉站建成的一體化滲濾液處理系統(tǒng),采用了目前最先進的SRR活性自由基核心專利技術,能將成分復雜的垃圾滲濾液進行一體化降解。
在現(xiàn)場,技術人員向記者展示了處理前后的滲濾液COD含量的測試結果。通過這個第一批試驗看得出來,其COD基本是降到了100毫克/每升以下,三級排放標準是500毫克/每升,實際上遠遠低于三級排放標準。
該項技術的試點投用,不僅將污染物危害降低了1000倍以上,還避免了滲濾液來回運輸造成的二次污染。據(jù)統(tǒng)計,二郎垃圾中轉站目前每天收入垃圾300噸左右,一體化處理系統(tǒng)正式滿負荷運作后,每天將能滿足10噸左右的滲濾液處理。除此之外,滲濾液處理技術的研發(fā)和應用也在快速推進中,待條件成熟后,該項技術有望在全市推廣。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huán)保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