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濾和微濾技術的過程原理
超過濾(簡稱超濾)和微孔過濾(簡稱微濾)也是以壓力差為推動力的膜分離過程,一般用于液相分離,也可用于氣相分離,比如空氣中細菌與微粒的去除。
超濾所用的膜為非對稱膜,其表面活性分離層平均孔徑約為10一200?,能夠截留分子量為500以上的大分子與膠體微粒,所用操作壓差在0.1—0.5MPa。原料液在壓差作用下,其中溶劑透過膜上的微孔流到膜的低限側,為透過液,大分子物質或膠體微粒被膜截留,不能透過膜,從而實現(xiàn)原料液中大分子物質與膠體物質和溶劑的分離。超濾膜對大分子物質的截留機理主要是篩分作用,決定截留效果的主要是膜的表面活性層上孔的大小與形狀。除了篩分作用外,膜表面、微孔內的吸附和粒子在膜孔中的滯留也使大分子被截留。實踐證明,有的情況下,膜表面的物化性質對超濾分離有重要影響,因為超濾處理的是大分子溶液,溶液的滲透壓對過程有影響。從這一意義上說,它與反滲透類似。但是,由于溶質分子量大、滲透壓低,可以不考慮滲透壓的影響。
微濾所用的膜為微孔膜,平均孔徑0.02—10 ,能夠截留直徑0.05—10 的微;蚍肿恿看笥100萬的高分子物質,操作壓差一般為0.01~0.2MPa。原料液在壓差作用下,其中水(溶劑)透過膜上的微孔流到膜的低壓側,為透過液,大于膜孔的微粒被截留,從而實現(xiàn)原料液中的微粒與溶劑的分離。微濾過程對微粒的截留機理是篩分作用,決定膜的分離效果是膜的物理結構,孔的形狀和大小。
超濾膜一般為非對稱膜,其制造方法與反滲透法類似。超濾膜的活性分離層上有無數(shù)不規(guī)則的小孔,且孔徑大小不一,很難確定其孔徑,也很難用孔徑去判斷其分離能力,故超濾膜的分離能力均用截留分子量來予以表述。定義能截留90%的的物質的分子量為膜的截留分子量。工業(yè)產品一般均是用截留分子量方法表示其產品的分離能力,但用截留分子量表示膜性能亦不是完美的方法,因為除了分子大小 以外,分子的結構形狀,剛性等對截留性能也有影響,顯然當分子量一定,剛性分子較之易變形的分子,球形和有側鏈的分子較之線性分子有更大的截留率。目前用 作超濾膜的材料主要有聚砜、聚砜酰胺、聚丙烯氰、聚偏氟乙烯、醋酸纖維素等。
微濾膜一般均為均勻的多孔膜,孔徑較大,可用多種方法測定,可直接用測得的孔徑來表示其膜孔的大小。
超濾與微濾原理
超濾及微濾是依托于材料科學發(fā)展起來的先進的膜分離技術。超濾和微濾均是利用多孔材料的攔截能力,以物理截留的方式去除水中一定大小的雜質顆粒。在壓力驅動下,溶液中水、有機低分子、無機離子等尺寸小的物質可通過纖維壁上的微孔到達膜的另一側,溶液中菌體、膠體、顆粒物、有機大分子等大尺寸物質則不能透過纖維壁而被截留,從而達到篩分溶液中不同組分的目的。該過程為常溫操作,無相態(tài)變化,不產生二次污染。
超濾是利用超濾膜的微孔篩分機理,在壓力驅動下,將直徑為0.002-0.1μm之間的顆粒和雜質截留,去除膠體、蛋白質、微生物和大分子有機物。應用于鍋爐給水處理、工業(yè)廢污水處理、飲用水的生產及高純水制備等。在給水處理中常作為反滲透、離子交換的預處理。
微濾也是利用微濾膜的篩分機理,在壓力驅動下,截留直徑在0.1~1μm之間的顆粒,如懸浮物、細菌、部分病毒及大尺寸膠體,多用于給水預處理系統(tǒng)。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huán)保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