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化化工”投資4億解決含酚廢水處理世界難題
曾因廢水超標排放被國家掛牌督辦的中煤龍化哈爾濱煤化工有限公司,經(jīng)過4年刻苦攻關,成功解決含酚廢水處理世界難題,昔日寸草不生、臭氣熏天的廢水排放池渠,如今已長出苔蘚、魚兒暢游,廢水排放達到“天然水”標準。
中煤龍化哈爾濱煤化工有限公司(原哈爾濱氣化廠)自1993年7月投產(chǎn)以來,原廢水經(jīng)預處理和生化處理后,經(jīng)灰渣吸附后溢流排放進入松花江。近7公里長廢水排放渠(池)里寸草不生,成為松花江流域重大污染源。2006年8月,該公司廢水超標排放問題被國家環(huán)?偩帧⒈O(jiān)察部列為全國第二批掛牌督辦案件。
“先天不足”、“后天不利”,困擾中煤龍化近10年
據(jù)了解,龍化化工廢水處理不達標有兩方面原因。一是原設計氣化用煤指標與實際生產(chǎn)用煤不符,原設計氣化用原料煤灰份標準為26%,達連河地區(qū)煤炭灰份量在35%至40%左右,煤氣化產(chǎn)生大量含酚廢水超出原廢水處理設計能力。二是含酚廢水處理是世界性難題,原設計含酚廢水預處理采用的是“二異丙基醚萃取”技術,在廢水顯堿性的情況下只能將多元酚含量從3200毫克/升降至1200毫克/升,由于多元酚含量嚴重超標,廢水排放始終無法達標。
據(jù)介紹,針對“先天不足”和“后天不利”兩大問題,原哈爾濱氣化廠從建廠之初到2005年底,累計投資4700多萬元,先后與國內(nèi)外30多家科研院所合作,進行了20多項治污技術攻關和現(xiàn)場試驗,但因受資金、技術等多方面因素影響,含酚廢水處理工業(yè)化效果均不理想。
投資4億多元攻克煤氣氣化廢水處理世界性難題
2006年10月,哈爾濱氣化廠劃轉(zhuǎn)中煤集團,集團決定投資4億多元對含酚廢水進行綜合處理,實現(xiàn)“摘牌”目標。
龍化化工吸取多年廢水處理經(jīng)驗教訓,重新制定了廢水綜合處理方案,即廢水預處理和廢水生化處理。廢水預處理是對廢水的酚、氨氮和石油類等污染物進行初步處理回收,降低各類污染物含量,以滿足生化裝置再處理要求。生化處理是將預處理后的廢水進行二次生化處理并達標排放。
含酚廢水生化處理是龍化化工實現(xiàn)摘牌的關鍵。龍化化工對國內(nèi)外多項“含酚廢水處理生化技術”進行甄別,最終確定“單塔加壓汽提脫酸脫氨工藝技術”和“MIBK萃取技術”。兩項技術綜合運用,首先使含酚廢水PH值降低到中性或偏酸性,最終將原裝置廢水處理后的多元酚含量由1200毫克/升降至300毫克/升以下,滿足了生化處理設計要求,從而找到了高濃度含酚廢水處理技術的工藝和方法,填補了煤氣氣化工藝廢水處理的世界性技術難題。
環(huán)保摘牌多項技術申報國家專利
龍化化工含酚廢水綜合處理工程于2007年7月開始建設,2009年6月通過省環(huán)保部門驗收,從而徹底解決了長期制約哈“煤化工”發(fā)展的環(huán)保問題。2010年10月,省環(huán)境保護廳批復,同意中煤龍化哈爾濱煤化工有限公司環(huán)保摘牌。
另據(jù)了解,龍化化工綜合廢水處理工程取得多項科技創(chuàng)新成果。其中“單塔注堿加壓汽提處理煤氣化污水方法”和“含酚氨煤氣化廢水處理方法”兩項技術已申報國家專利。與哈工大合作的廢水生化處理工程項目被列入國家“863”工程水專項課題,其中《厭氧共代謝處理煤化工廢水的裝置》、《一種污水處理消泡工藝及裝置》和《一種污泥厭氧馴化工藝及裝置》等均已申報國家專利。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huán)保網(wǎng)”](http://www.tanger168.cn/gtech_pic/images/images/qrcode_for_gh_7f21ccef0be4_430.jpg)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huán)保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