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段沉淀池對活性污泥的再生作用
德國的一些研究者進行了將B 段剩余污泥回流到A 段的試驗, 但A 段的BOD5、COD 去除率并無明顯提高, 這說明A 段沉淀池排出的污泥和B段的污泥一樣得到了較好的再生。筆者認為, A 段活性污泥的再生主要是兼性微生物作用的結果。活性污泥在厭氧條件下具有大量吸收和貯存有機物的能力, 已有研究表明: 兼性微生物在厭氧時可以利用細胞內儲存的糖原通過糖酵解(EMP) 途徑產生吸收和儲存有機物所需要的還原能, 能將吸附于菌體表面的大分子有機物厭氧水解酸化成溶于水的小分子有機酸, 并在好氧時吸收有機物而合成新的糖原。試驗證明, 污泥內的糖原降解和它的厭氧吸收能力密切相關, 一定量的糖原可保證污泥在厭氧條件下吸收全部吸附的有機物。而A 段的曝氣池和沉淀池可分別視作好氧段和厭氧段, 其為兼性菌的糖原好氧再生和厭氧降解創(chuàng)造了條件。兼性菌在A段曝氣池和沉淀池中的作用如圖1所示。
![](http://www.dowater.com/jishu/UploadFiles_9416/201205/2012052514043607.jpg)
A 段通常為微氧環(huán)境( 溶解氧為0. 5-0. 7 mg/L) , 且該段含有大量的腸道原核微生物( 變形細菌、雙螺旋形細菌及腸細菌等)。
因此, 可認為A 段的再生為短程再生, 即主要通過兼性菌的厭氧呼吸將吸附于菌體表面的大分子有機物轉化為溶于水的小分子有機物。由于A 段活性污泥包埋了大量的細菌及其胞外酶、滲透酶, 因而大大提高了水解速度和小分子有機物輸入細胞內的傳遞速度, 使這些小分子有機物能迅速從菌體表面?zhèn)鬟f入菌體內而進行厭氧降解。當污泥在二沉池中的停留時間為1. 5 h時, 水中大分子有機物完全來得及完成/ 水解) 傳遞) 厭氧降解這一過程, 使A 段污泥能在較短時間內得到再生, 因此A 段沉淀池可視為活性污泥的厭氧再生池。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huán)保網”](http://www.tanger168.cn/gtech_pic/images/images/qrcode_for_gh_7f21ccef0be4_430.jpg)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huán)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