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有機污染源識別技術體系研究與示范
更新時間:2015-03-12 10:09
來源:環(huán)境科學
作者:
閱讀:1622
摘要
地下水有機污染點多面廣、污染源不清、治理難度大,如何從源頭上控制污染源,減少污染源對地下水的威脅,是地下水污染控制和治理的關鍵.以典型污染場地為例開展有機污染源辨識研究,建立地下水有機污染源識別技術體系,并應用于典型污染場地地下水有機污染源的識別.在掌握污染場地地質、水文地質條件的基礎上,從大量地下水分析化驗數(shù)據(jù)中,確定污染場地特征污染物為四氯化碳,建立污染場地溶質運移模型,并結合單體同位素技術,通過模型反演和同位素溯源,確定了典型場地有機污染源的分布、污染現(xiàn)狀,并對識別出的潛在污染源進行調查和土壤取樣分析,結果表明,辨識出的兩個歷史污染源位置、污染物濃度分布結果可靠,為地下水污染治理提供了依據(jù).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lián)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huán)保網”
如果需要了解更加詳細的內容,請點擊下載 201503121009510723.zip
下載該附件請登錄,如果還不是本網會員,請先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