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第3季度環(huán)境質量報告出爐 巢湖西半湖水質重度污染
12月20日,省環(huán)保廳發(fā)布安徽環(huán)境質量第3季度季報。記者了解到,第3季度,除宿州、阜陽、淮南、宣城、池州和黃山外,其他10個城市可吸入顆粒物日均值均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超標。此外,與去年同期相比,巢湖西半湖總體水質狀況由中度污染下降為重度污染。
10個城市 可吸入顆粒物超標
2014年第3季度,全省16個地級市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日均值均達到國家二級標準,全省平均環(huán)境空氣質量優(yōu)良率為96.7%,與上年同期相比,全省平均環(huán)境空氣質量優(yōu)良率下降2.6個百分點。宿州、阜陽、淮南、池州和黃山空氣質量優(yōu)良率持平,均為100%;馬鞍山、安慶和宣城有1.1~2.2個百分點的上升;其他8個城市有2.2~12.0個百分點的下降,下降幅度最大的城市為銅陵。全省和酸控區(qū)污染狀況,較上年同期相比均有所加重。
2014年第3季度,全省可吸入顆粒物日均值濃度范圍19~298微克/立方米,平均濃度為76微克/立方米。除宿州、阜陽、淮南、宣城、池州和黃山外,其他10個城市可吸入顆粒物日均值均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超標,超標率范圍為1.1%(安慶)~13.0%(銅陵)。與上年同期相比,全省可吸入顆粒物平均濃度上升7.0%。宣城、合肥、淮南、池州、安慶、馬鞍山和黃山可吸入顆粒物平均濃度有1.3%~22.2%的下降;其他9個城市有2.7%~51.1%的上升,上升幅度最大的城市為阜陽。
5處水源地發(fā)現(xiàn)了“問題”
2014年第3季度,馬鞍山、池州、宣城、銅陵和黃山市出現(xiàn)酸雨,酸雨頻率范圍為1.4%(馬鞍山)~94.4%(黃山)。
與上年同期相比,出現(xiàn)酸雨的城市個數(shù)減少1個。全省和酸控區(qū)酸雨頻率分別上升2.0和4.4個百分點。宣城、蕪湖、銅陵和池州酸雨頻率有3.6~78.8個百分點的下降,下降幅度最大的城市是池州;馬鞍山和黃山分別上升1.4和27.7個百分點;其他10個城市均未出現(xiàn)酸雨。
2014年第3季度,城市水源地水質狀況監(jiān)測有些不盡如人意,全省16個地級市和6個縣級市的45個集中式飲用水源地取水總量31990.3萬立方米,達標水量30860.1萬立方米,水質達標率為96.5%,其中,巢湖市二水廠水源地總磷超標0.38倍,溶解氧也不能滿足飲用水源地水質要求;桐城牯牛降水庫水源地總磷超標0.14倍;阜陽市地下水源地PH最高超標0.04倍;宿州二水廠地下水源地7月錳超標0.19倍;亳州和界首市地下水源地氟化物最高超標0.80倍。
巢湖西半湖惡化為重度污染
第3季度,我省淮河流域總體水質狀況為輕度污染,87個監(jiān)測斷面中,水質為一類至三類的37個,占42.5%;四類至五類的33個,占37.9%;劣五類的17個,占19.6%。淮河支流總體水質狀況為中度污染。淮河流域干流出境水質為五類、入境水質為三類;支流19個入境斷面中,有14個斷面水質為劣五類,占73.7%。與上年同期相比,安徽省淮河流域總體水質狀況無明顯變化。
我省長江流域總體水質狀況為良好,70個監(jiān)測斷面中,水質為一類至三類的58個,占82.9%;四類至五類的12個,占17.1%;無劣五類斷面。
巢湖西半湖區(qū)總體水質狀況為重度污染,3個測點中,1個測點水質為五類,2個測點水質為劣五類。東半湖區(qū)總體水質狀況為輕度污染,6個測點中,2個測點水質為三類,3個測點水質為四類,1個測點水質為五類。全湖總體水質狀況為輕度污染。主要污染指標為總磷等。西半湖區(qū)水體總體呈中度富營養(yǎng)狀態(tài),3個測點水體均呈中度富營養(yǎng)狀態(tài);東半湖區(qū)水體總體呈輕度營養(yǎng)狀態(tài),6個測點中,4個測點水體呈中營養(yǎng)狀態(tài),2個測點水體呈輕度富營養(yǎng)狀態(tài);全湖平均呈輕度富營養(yǎng)狀態(tài)。
與去年同期相比,西半湖總體水質狀況由中度污染下降為重度污染,水體營養(yǎng)狀態(tài)無明顯變化;東半湖水質狀況無明顯變化,水體營養(yǎng)狀態(tài)無明顯變化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huán)保網(wǎng)”](http://www.tanger168.cn/gtech_pic/images/images/qrcode_for_gh_7f21ccef0be4_430.jpg)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huán)保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