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廢水中絡合銅的去除法
以前傳統(tǒng)的方法是在堿性條件下加硫化鈉,之后是硫酸亞鐵,PAC、PAM,沉淀,回調(diào)排放之后的工藝是在酸洗條件下加硫酸亞鐵(在論壇泡了幾天,其他人都是說加鐵屑),后調(diào)PH至9,加PAM,沉淀,回調(diào)排放。
堿性破絡的工藝,因為要加硫化鈉,它自己本身的COD就高,且與原水的銅含量要對稱添加,一不小心就會過量或少加,直接后果就是出水COD比原水還高,硫離子也會超標(題外話:好像監(jiān)測站都沒有真正的測過硫離子是否超標),要么就是銅超標咯。所以硫化鈉的量很不好控制,搞不好水質(zhì)比不處理還差勁。
酸性破絡的工藝,要控制銅不超標,最主要就是硫酸亞鐵的量一定要足!多了,鐵含量不在排放標準里面,只是水質(zhì)發(fā)黃,影響感官,但是和綜合水混在一起后,基本不會有顏色了,少了的話,就是銅超標咯.........酸性破絡的最大好處就是銅能確保達標,COD也不會比原水高!
實踐2年,堿性破絡的出水,銅達標,水質(zhì)清澈的時候真的非常少(COD無法達到130以下........)
最近更改了酸性破絡,銅含量一直確保在0.1左右,基本都是0.07、0.08,COD在400左右(原水500-600)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huán)保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