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治氣攻堅有了“路線圖”
【谷騰環(huán)保網訊】隨著《京津冀及周邊地區(qū)、汾渭平原 2023—2024 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方案》(以下簡稱《方案》)的發(fā)布,我國大氣污染防治的重點區(qū)域有了新一輪秋冬季治氣攻堅“路線圖”。
《方案》有哪些值得關注的要點?記者為此采訪了業(yè)內專家,對《方案》進行解讀。
實施范圍看齊《空氣質量持續(xù)改善行動計劃》,覆蓋51個城市
2017—2018年秋冬季,《京津冀及周邊地區(qū) 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印發(fā),首次將大氣污染防治攻堅行動聚焦在京津冀及周邊地區(qū)大氣污染傳輸通道“2+26”城市。
在2020—2021年秋冬季,京津冀及周邊地區(qū)、汾渭平原兩個區(qū)域的攻堅行動方案合二為一。
在2021年—2022年秋冬季,相關方案增加河北北部、山西北部、山東東部和南部、河南南部等城市,聚焦到59個城市,長三角地區(qū)除蘇北、皖北7個城市外,其他城市不再納入攻堅范圍。
記者注意到,此次《方案》實施范圍與《空氣質量持續(xù)改善行動計劃》中的京津冀及周邊地區(qū)、汾渭平原范圍保持一致, 共覆蓋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東、河南、陜西等 7 省 (市)51 個城市。
實施范圍雖然有明顯變化,但應當認識到,京津冀及周邊地區(qū)、汾渭平原仍是秋冬季攻堅重中之重。數年來的秋冬季攻堅雖取得積極成效,但空氣質量改善成果還不穩(wěn)固。
京津冀及周邊地區(qū)、汾渭平原PM2.5平均濃度大幅超過全國平均水平,在秋冬季的重污染天數占全年的比例非常高,全國重點城市空氣質量排名倒數后20位城市,大部分位于這兩個區(qū)域。
經梳理,在日前公布的2023年1月—11月168個重點城市空氣質量排名后20位城市名單中,此次實施范圍中的城市有18個。不在實施范圍的四川省綿陽市、湖南省長沙市排名倒數第一和倒數第十,主要原因是站點曾受到嚴重人為干擾,對所在城市當月6項污染物濃度進行了最大值替代處理。
《方案》以減少重污染天氣和降低 PM2.5濃度為主要目標,強化多污染物協(xié)同控制。實施范圍中的各城市更應以《方案》為指導,精準扎實推進各項任務措施,切實減少大氣污染物排放。
重點工作任務“微調”,鋼鐵、水泥、焦化行業(yè)超低排放改造被提至重要位置
“近年來我國重點區(qū)域秋冬季治污攻堅的頂層設計、政策脈絡基本上是一脈相承的,將行之有效的措施延續(xù)下來,更精細化實施。在此基礎上每年的側重點可能會微調。” 國家城市環(huán)境污染控制技術研究中心研究員彭應登表示。
《方案》共提出有序推進“十四五”規(guī)劃重大工程;深入推進鍋爐、爐窯綜合整治;持續(xù)開展移動源綜合治理;著力提升大氣面源管理水平;有效應對重污染天氣;創(chuàng)建一批大氣治理標桿企業(yè)在內的6項重點任務措施。
主要任務第一項明確,高質量推進鋼鐵、水泥、焦化行業(yè)超低排放改造工程。并提出在2023年12月底前,完成鋼鐵行業(yè)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并公示的產能超過5000萬噸。
這也是歷年方案中首次將超低排放改造置于如此靠前的位置。
彭應登告訴記者:“我們已經清楚地看到,鋼鐵、水泥、焦化行業(yè)在所有的污染排放源構成里占大頭,而且明確以源頭降碳作為減污的新抓手,《方案》重視這3個行業(yè)的超低排放改造是一個非常好的優(yōu)化,目的就是精準發(fā)力,指導各地精準減排,提高治污效率。”
“國家發(fā)展改革委、生態(tài)環(huán)境部、工信部等多部門已發(fā)文明確信號,鋼鐵、水泥、焦化行業(yè)要實現降碳減污。通過《關于做好2023—2025年部分重點行業(yè)企業(yè)溫室氣體排放報告與核查工作的通知》等文件也可以看出,水泥、電解鋁和鋼鐵行業(yè)有望即將納入全國統(tǒng)一碳市場。”彭應登說。
2023年3月生態(tài)環(huán)境部例行新聞發(fā)布會曾指出,由于鋼鐵(行業(yè))鏈條太長,產污環(huán)節(jié)多,無組織排放環(huán)節(jié)也比較多,鋼鐵超低排放改造是極其難的過程。
盡管難,在鋼鐵企業(yè)積極配合下,鋼鐵超低排放進展比較順利。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年底,全國共2.07億噸粗鋼產能完成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并公示,4.8億噸粗鋼產能已完成燒結球團脫硫脫硝、料場封閉等重點工程改造,上述產能占全國總產能2/3。2023年前3個月,又有約4000萬噸粗鋼產能完成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
值得一提的是,鋼鐵超低排放累計拉動社會有效投資約2000億元,帶動了環(huán)保及相關產業(yè)快速增長。
此次《方案》強調有序推進鋼鐵等行業(yè)超低排放改造、VOCs綜合治理、散煤治理等“十四五”規(guī)劃重大工程。
“VOCs綜合治理是夏季治氣攻堅的一個重點,但能在秋冬季節(jié)攻堅方案中被如此重視和強調,也是根據現在的經濟形勢,希望以治理拉動社會投資,擴大內需,促進綠色產業(yè)發(fā)展。這也是《方案》堅持穩(wěn)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力爭實現環(huán)境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多贏的體現。”彭應登表示。
重污染天控制講究方法策略,旗幟鮮明反對“一刀切”
重污染天氣多發(fā)、頻發(fā)是秋冬季需要重點攻克的難題之一。
空氣質量改善目標方面,《方案》提出各城市確保完成上級人民政府下達的 2023年空氣質量改善目標,同時,分為2023年第四季度和2024年第一季度兩個階段,明確了各城市的空氣質量改善目標。
記者注意到,2024年1月—3月,部分城市面臨目標改善的壓力較大。各城市空氣質量改善目標中,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數控制目標在1天—12天不等。任務最多的城市為咸陽市,控制天數為12天;漯河市、西安市次之,控制天數為11天。
面對自上而下的剛性目標,彭應登建議,應增加自下而上的城市達標方案的上報與評估,從而增強目標的可達性,促使各地更加精準施策,科學治污,依法治污,以更“理性”“彈性”的方式面對。
“重污染天氣最受老百姓關注,但也與氣象條件密切相關。在重污染天的出現和氣象條件還尚未完全脫鉤的情況下,各地政府應該保持清醒的認識。”彭應登表示。
彭應登告訴記者:“把污染天變?yōu)閮?yōu)良天相對來說是比較容易的。但如果在遇到大范圍、區(qū)域性、氣象條件極為不利、污染物難以擴散的情況,即使采取超常規(guī)的手段去減排、大幅削減污染物,還是難以避免會出現重污染天。”
彭應登認為,不應過分、片面地強調在極其惡劣的天氣下通過非常規(guī)手段去改善空氣質量,可以對重污染天削峰降速,但要保持清醒認識,在這種情況下,要以保障民生為主,優(yōu)先保障基本的生產生活更為重要。各地應旗幟鮮明反對“一刀切”,堅決防止為完成目標任務采取“一律關停”“先停再說”等方式敷衍應對、臨時性過關。
“功夫要下在平時,各地應根據一市一策、一行一策、一企一策,不斷優(yōu)化和改善治氣措施。精準施策,減少對企業(yè)正常生產的干擾,加強供暖等民生保障,努力實現《方案》目標。”彭應登表示。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huán)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