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美國城市如何控制空氣污染
2012年初,中國北京等城市的連續(xù)霧霾天氣讓PM2.5這個專業(yè)術語成為大眾熱詞,人們對空氣污染的重視前所未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如今空氣質量較好的一些美國城市,也曾經歷過嚴重的空氣污染時期,其治理經驗值得借鑒。
二戰(zhàn)后,美國洛杉磯等多個城市曾相繼陷入空氣污染中,彌漫在空氣中的污染物被稱為“殺人塵”,使不少人罹患疾病甚至死亡。在采訪過程中,美國的政府官員和專家告訴記者,“云開霧散”需多管齊下,科學標準、立法保障、政府監(jiān)督……一個都不能少。
南加州政府聯(lián)合會負責空氣質量問題的官員喬納森·納德勒說,上世紀50年代后,美國聯(lián)邦政府針對空氣污染問題頒布多項立法和修正案,這是美國控制空氣質量過程的基礎環(huán)節(jié)。
1955年,美國出臺第一部空氣污染治理立法《空氣污染控制法》;1965年出臺的《機動車空氣污染控制法》指出汽車尾氣是一個重要的空氣污染源。而美國國會在1963年通過的《潔凈空氣法》則成為最重要的一部空氣污染控制法案,該法案首次指出空氣污染是跨地區(qū)的全國性問題,美國此后開始根據該法案頒布全國空氣質量標準。1990年開始實施的《潔凈空氣法》修正案,也規(guī)定了更嚴格的機動車尾氣排放標準,并對189種有毒污染物制定了新的控制標準。
美國環(huán)保署新聞發(fā)言人內斯塔·瓊斯介紹說,顆粒污染物(PM)對公眾健康影響巨大,從1997年開始,美國將顆粒物細分為細顆粒和粗顆粒分別監(jiān)測,并設立了一套專門針對空氣中直徑小于等于2.5微米的顆粒物(即PM2.5)含量的新標準,因為PM2.5屬于可吸入肺的顆粒物,對人體健康影響尤其大。
根據《潔凈空氣法》,環(huán)保署須定期審查空氣質量監(jiān)測標準。2006年,美國環(huán)保署針對PM2.5標準進行了最新一次修訂,規(guī)定全美無論在城市還是鄉(xiāng)村,任一地區(qū)、任一24小時周期內PM2.5最高濃度由先前的每立方米65微克降至每立方米35微克,而年平均濃度標準則是每立方米小于等于15微克。直徑在2.5微米到10微米之間的可吸入顆粒物(PM10)的標準為24小時周期內每立方米150微克。
加州理工學院空氣污染問題專家邁克爾·霍夫曼教授說,在美國空氣污染最嚴重時期,不少沒有吸煙等不良生活習慣的人都會患上嚴重肺部疾病,而針對PM2.5等空氣污染物的相關研究和標準制定是美國治理空氣污染的科學保障。
在此基礎上,聯(lián)邦各州實施各自的治理計劃是美國空氣污染控制的重要步驟。瓊斯說,根據環(huán)保署制定的多項標準和政策,美國各州必須定期提交空氣質量“達標”的詳細實施計劃。如果沒有提交計劃,或者沒有有效執(zhí)行計劃,環(huán)保署將會采取強制性措施,確保達到空氣質量標準。聯(lián)邦政府部門如能源部、環(huán)保署等也不斷推出各具特色的空氣污染治理項目。
為幫助公眾了解相關信息,環(huán)保署還在官方網站上實時公布空氣質量指數(shù)。從表示“良好”的綠色到表示“危險”的暗紅色,網站通過6種顏色表示空氣污染情況。從地圖上看,美國目前絕大部分地區(qū)的空氣質量均為綠色。
加州理工學院環(huán)境問題專家翁玉林教授說,“盡管控制空氣污染成本很高,但事實證明,如果各方聯(lián)動,空氣質量可以得到較大提升。根據相關法律,發(fā)電站等污染源必須削減污染物排放,不然就會遭到關停,而汽車如果尾氣排放超標,則不能銷售,更不能上路”。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huán)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