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自給型城市生活垃圾堆肥系統(tǒng)技術
內容提供:廣東威斯特環(huán)保工程有限公司
項目簡介:
能量自給型城市生活垃圾綜合處理利用項目是在廣東省科技創(chuàng)新百項工程、廣東省科技攻關和中國科學院知識創(chuàng)新等項目支持下完成的。該技術是針對我國城市生活垃圾的特點而開發(fā)的投資省、處理效率高、成本低的垃圾處理及資源化利用新技術與新工藝。該示范工程集成和優(yōu)化了分選、堆肥、熱解焚燒供熱、氣化發(fā)電、水氣渣凈化等多項技術。根據我國垃圾的組成及各組分物化性質的不同將垃圾的不同處理技術有機結合,在達到減容、減量和無害化目標的同時,可將處理直接成本減少到約30元/噸,資源化利用(回收、堆肥、能量利用)程度達到約85%。減少填埋重量、體積分別達到85%、95%以上。
垃圾經過分選,金屬回收,有機易腐物進行堆肥,可燃物分別進入熱解焚燒系統(tǒng)產生能量供給肥料干燥與氣化系統(tǒng)進行發(fā)電。本項目首次將垃圾分選、堆肥、熱解焚燒供熱、氣化發(fā)電、制肥技術相結合,并于2003年通過了中國科學院和廣東省的聯合驗收,于2004年獲得了廣東省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
工藝描述
該系統(tǒng)主要分為四個部分:分選、堆肥、能量利用、無機物衛(wèi)生填埋或制型材。其中,能量利用部分是降低處理成本的關鍵。工藝過程簡述如下:
未分揀的城市生活垃圾進入垃圾綜合處理廠后首先貯存于密閉的垃圾料倉中,再由投料抓斗送至破袋、分選裝置,經機械、人工分選,垃圾被分為砂土無機物類、可回收類、易腐有機物類、不易腐可燃有機物類等四大類。其中砂土等無機物可加工成建材或用衛(wèi)生填埋方法處理;易腐有機物送至發(fā)酵工序生產有機肥;可燃有機物通過熱解焚燒和氣化發(fā)電來達到減容、減量及無害化的目的,同時可以向整個系統(tǒng)提供所需的熱力和電力,熱處理產生的灰渣可與分選出的砂土等無機物一同處理。
主要技術性能及指標:
技術指標:
(1) 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100%;
(2) 減容率:>95%;
(3) 有機肥產品:產率不小于15%(生活垃圾重量),粉肥有機質含量20%以上;
(4) 肥料的衛(wèi)生指標:蛔蟲死亡率、大腸桿菌值、重金屬含量(Cd、Pb、As、Hg、Cr)等指標均達到或優(yōu)于國家標準,可長期施用;
(5) 除塵除臭系統(tǒng):從垃圾倒入料坑開始,所有放出臭氣和粉塵的部位全部設置引風裝置或進行覆蓋、封閉。引風進入總管道,經處理后引入熱解焚燒爐,焚燒后排放;
(6) 熱解焚燒部分:處理量不低于垃圾中不易腐有機物總量,可提供系統(tǒng)所需的全部熱量,氣體排放達到國家標準;
(7) 氣化發(fā)電部分:200噸/日處理系統(tǒng)發(fā)電裝機容量200kW, 尾氣排放達到國家標準;
(8) 灰渣衛(wèi)生填埋;
(9) 水:全部經處理后采用內部水循環(huán)系統(tǒng)反復利用,無廢水排放。
經濟指標:
(1)垃圾處理廠建設投資:成本13~16萬元/噸日處理量(不含填埋、征地、三通一平);
(2)垃圾處理直接成本:<30元/噸(達到設計處理能力60%以上情況下);
(3)有機肥生產成本:約100元/噸。
200噸/日處理示范工程2002年4月27日工程竣工,正式投入使用。系統(tǒng)保持正常運營,博羅縣產生的全部生活垃圾完全處理,同時每天產生15噸以上有機肥料,經廣東省生態(tài)環(huán)境與土壤研究所的田間施肥實驗證明,無論是菜心還是白菜、是砂質土還是壤質土,施精制有機肥與不施肥處理間的差異全部達顯著水平以上,對菜芯和白菜等作物可顯著提高產量。可燃有機垃圾經焚燒提供能量以烘干肥料外,其余用來發(fā)電供系統(tǒng)運行。所生產的肥料市場銷售良好。
適用范圍及應用條件:
從本質上來講垃圾是未充分利用的資源,由于其復雜的組成,要達到物盡其用,采用綜合處理技術是垃圾處理的最佳選擇,對于我國廚余含量、無機物含量與含水率相對較高,熱值較低的城市生活垃圾尤其如此。能量自給型城市生活垃圾綜合處理利用技術是針對我國城市生活垃圾的上述特點而開發(fā)的,可廣泛應用于城市生活垃圾的處理。應用條件上主要是要得到政府相關主管部門的支持。
已應用情況:
200噸/日處理的垃圾綜合處理利用系統(tǒng)于2002年4月27日在廣東博羅竣工投產。目前已對省內多個地區(qū)前往考察或正在洽談合作。已為國內外20余座城市編寫了項目的可行性報告及初步設計資料。
已具備的推廣應用條件:
該技術從2002年投入應用以來,達到了預期效果,已正常運行三年多。實際運行說明,該技術已基本成熟,達到產業(yè)化階段,同時也成立專門的項目推廣公司——廣東威斯特環(huán)保工程有限公司,進行技術推廣。
推廣應用計劃及措施:
通過示范基地進行示范,在全國乃至東南亞地區(qū)進行推廣。作為市政公共事業(yè)項目,并且相關法規(guī)仍未完善的情況下,爭取得到政府相關部門的支持是很重要的。項目在建設上主要采用交鑰匙工程或BOT模式。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huán)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