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滲透技術比較
一、反滲透與其他方式脫鹽過程的比較
反滲透作為目前工業(yè)上有效的水脫鹽過程中最新的一種過程,從技術和經濟觀點來看,反滲透是用途最多的脫鹽過程,能適用于很廣的進水脫鹽范圍,而其它技術有的只適用于較高的鹽度,有的則只適用于較低的鹽度。
1、離子交換
![]() |
在低鹽度,離子交換較反滲透生產高純水更具有經濟吸引力。隨鹽度增加,離子交換需求變低,這是因為再生化學藥品需量增加以及為延長兩次再生間的時間床體必須較大的緣故。在選擇離子交換之前必須考慮廢料的定期清楚和再生化學藥品的費用。將反滲透放置于離子交換之前用作生產高純水的“粗脫鹽”已成為一個標準方法。反滲透可將進料水中的溶解固體脫除90~95%,這便降低了離子交換樹脂的再生頻率、樹脂床體積及再生液量。
2、電滲析
![]() |
電滲析是一膜過程,其推動力為橫跨交互放置的陰、陽離子交換膜的電場。當進料水中的陰、陽離子通過各自的離子選擇性膜形成濃縮鹽水時,陰、陽離子便被選擇性的移除。因為濃度較高時移除離子所需的電流將增大,所以電滲析適用的TDS范圍通常在5000 mg/L以下。在對電滲透和反滲透間進行選擇時,要從經濟、所需水質及操作方面予以考慮。
![]() |
3、蒸餾
熱蒸餾技術,如多級閃蒸、多效蒸餾、蒸汽壓縮蒸餾及這些技術的各種組合,一般用于高鹽度苦咸水或海水的脫鹽。目前在中東和世界的其他地方,級蒸已成為大量海水脫鹽工廠的主宰技術。目前,海水的反滲透由于它的低能耗、改進的膜和系統設計,以及長期的操作經驗,使它成為富有活力的、經濟的技術,從而取代了熱蒸餾。
二、反滲透與納濾、超濾、微濾技術比較
反滲透(RO)是液體/液體分離過程中最可能使用的膜分離過程。原則上水是唯一通過膜的物質;特別是所有的溶解和懸浮的物質被截留。有時一些開放類型的RO膜和納濾(NF)膜會產生混淆。
真正的納濾只截留超過一價的負電荷離子,如硫酸鹽、磷酸鹽,而能通過單價的負離子。根據分子的大小和形狀,納濾也能截留不帶電荷、 溶解性物質和正電荷離子。 納濾對氯化納0~50% 的截留率主要決定于進水的濃度。而“ 寬 松 的 反 滲 透”是一種減少了鹽截 留率的反滲透膜。由于鹽截留率的減少可以降低壓力和能耗,因此在有些項目上也是可以被接受的。
超濾(UF)是大分子量組分(HMWC),如蛋白質、懸浮固體被截留,而所有的小分子量組分自由通過膜的過程。因此,單價和二價的糖類、鹽、氨基酸、有機物、無機酸或氫氧化納都不能通過。
微濾(MF)過程理論上只有懸浮固體被截留,而其它甚至蛋白質都可以自由通過膜。但是實際情況和理想狀態(tài)有一定的差距。
四種膜過程的比較
|
許多產品使用膜來處理,但已銷售的80%以上的膜用于水的脫鹽處理。剩余的部分205%被用于乳制品的處理,其余被用于各種液體的處理。其中某些液體屬于廢棄的產品,而某些則是非常貴重的只要產物。表3列出了一些典型的應用,陰影部分代表主要的產物。注意:透過液和濃水都可以是需要的產物,而可以同時成為產物。
某些產物的膜過程類型
|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huán)保網”](http://www.tanger168.cn/gtech_pic/images/images/qrcode_for_gh_7f21ccef0be4_430.jpg)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huán)保網”